态度 · 31 1 月, 2024 0

穷的只能搞旅游业了

我是东北吉林人,旅游业在我儿时的记忆里那就是只有穷的只剩风景的地方像云南,四川,广西等等省份才去搞旅游业。但凡有正经产业的城市,老百姓都忙着上班,谁回去搞旅游业呢?

三十几年前,吉林市也算是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了,好几个中央直属企业。像我的亲戚都有稳定的工作,有在外贸局的,食品厂的,吉化的,铁路局的,高校做老师的,中石油的,等等,没有谁从事旅游行业。旅游业在我心里面是比较低级的不稳定伺候人的行业。

后来改革开放,吉林市一大波企业都黄了,职工下岗。有一部分人去了南方,有一部分人选择留在吉林开店。那一段时期吉林市市场突然繁荣起来,商场也多了起来,游戏厅,录像厅,歌舞厅等等娱乐场所非常火爆。

这段时间基本上服务业和工业等达到了一个平衡,所以整个城市欣欣向荣。

大概在九十年代初,旅游业也搞过,我记得搞过雾凇冰雪节,还放烟花,但是没有人在意。东北人的服务就那么回事,等于没服务。作为游客如果老板看你不顺眼真怼你。而且宰客也很正常,赚的就是游客的钱。想投诉,没有门,投诉也没有人管,就是管也是象征性的管管。我们东北人就这么任性,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伺候人!

后来我上大学离开了吉林市,毕业在外地工作。我这代人其实对于吉林市很关键,属于承上启下的一代人。但是我们这代人大学毕业后多数人都到了南方发展,东北人才断层了,企业也不行了倒闭的,发不出来工资的,靠国家补贴硬挺着的。

二十年过去了,东北经济越来越差,沦落到全国倒数。企业不行,失业的多,大家都搞服务业,赚谁的钱呢?只好搞旅游,拽人来消费,哈尔滨就属于这种。

像哈尔滨这么搞旅游业我感觉没啥意思,火不了多久。

因为没啥经济增长点了才搞旅游业,这种都是低端的旅游,发展不起来的。去旅游就是图便宜,服务和笑脸根本卖不上价。这就相当于手机中的低端货,赚的都是辛苦钱。

旅游业牛逼的城市首先是它要让游客仰视。比如上海,我很小的时候就想到上海玩,我知道云南有石林,四川有金丝猴,上海有啥玩的地方我完全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上海是中国很牛逼的城市,因为经常从家里人嘴里听到这个城市,例如上海牌的手表,上海的自行车,上海的缝纫机。这些东西都是我父母那代人结婚的标配,就跟现在人结婚要有房有车一个道理。所以从小我就想到上海看看。

上海很少宣传说某某年旅游业如何如何,带动多少GDP。上海人也跟屌,上海人排外那是全国出名的。在他们眼里上海以外的都是乡下人。但是大家根本不在乎,还是一帮帮的跑到上海旅游。

在全球范围内,像美国,加拿大,日本,欧洲,去旅游还要有门槛,你要是穷,银行没多少存款,还不给你签证。就这样,反而让人感觉上这些发达国家旅游自己档次就高人一等了,以至于很多中国人表面上嘴巴里骂欧美日,但是在骨子里仰视。

目前东北状况是工业,高科技行业稀里哗啦,一塌糊涂,很多东北人急需吃口饭,这时候给你送钱的人多数都是很矫性的穷人,不爽就在网上黑你一下。你只能低三下四的赚辛苦钱。

上海迪士尼死贵的,进去要查包,吃的不让带,要么在门口吃了,要么扔了。不爽,去投诉。相关部门说,这是规定,不爽可以不去。明摆着就是要在饮食上也宰旅客一刀。去网上发发牢骚还会引来一群人的鄙视,最后只能忍了。

东北旅游业想要发展起来,冰雪旅游的名气盖过北海道,阿尔卑斯山,站着把钱赚了,还是要从科技产业入手,把人均收入拉起来,超越欧美,让其他地方的人都仰视,那时候的旅游都是高消费的高端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