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 · 11 3 月, 2023 0

共同富裕,琢磨一下,有点意思

外交部发言人这样说过,大概意思就是,中国也要发展,中国人也要有钱,幸福的生活不应该只属于欧美人,也属于中国人。

奥巴马说过这样的话,大概意思就是,如果中国人的收入跟美国人一样高,那欧美人就会陷入贫穷。

这两个人的话听起来有点意思,似乎中国人有钱与欧美人有钱是矛盾的,要么中国人有钱,要么欧美人有钱。

是不是这样的呢,其实仔细想想,还真是这样的。

我们想想,为什么中国在改革开放前,中国人也是拼命的工作,玩命的建设共产主义,但越干命越穷。反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就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这里面似乎有点意思。

我琢磨一下,假设中国有4亿人,每人每天需要吃一个苹果和一个橘子。假设有两亿人种橘子,两亿人种苹果。两边各种了日均4亿个苹果和橘子。假设一个苹果和橘子都值一元钱,那么经过非常理想的交换,每个人手里有一个苹果和一个橘子,然后大家吃了。除了肚子饱了,似乎没有富裕。人们还是没有钱去欧洲旅游。

那你说这钱是从哪来的呢?

有没有这种可能,上面的假设太理想了。这次我们假设每个人每天需要吃一个苹果和一个橘子,但是种出来的数量大于日均一个苹果和一个橘子。有一部分人很“主动”的卖苹果,例如这部分人是五千万人。五千万人人均卖出去了4个苹果,又花了一元买橘子,还剩3元。我们发现有部分人有钱了,可以出国旅游了。

这时候我们又会发现,这个社会的财富似乎没有增加,只是财富分配通过销售变得不均匀了,导致一部分人有钱了。而没赚到钱的那部分人还要买橘子啊,怎么办呢?赚到三元钱的这部分人拿出三元钱通过银行借给这部分人买橘子。同理也有五千万人先卖出去了橘子,赚了三元,然后又把这三元通过银行借给没卖出去橘子但是还要买苹果的人。

这样下去我们会发现,这个社会居然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起来了,而大多数人则身负债务。

这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是那一亿人先卖出去了苹果和橘子,而其他三亿人没有卖出去。难道那三亿人懒么?原因是政府可以组织力量先让某些人卖,当然也可以透露消息,告诉这些人哪些地方需要苹果或者橘子,总之是经济政策上的区域偏向。政府不仅可以通过信息的不对称让某些人获利,还可以通过价格的不对称让某些人获利。例如人为的设定苹果的最低价格是1.5元,而橘子还是1元,这样财富就向销售苹果的那部分人聚集。

在没有改革开放前,中国城市居民,尤其是生活在北京、上海、天津这样的直辖市其收入和生活水平还不错,而农民生活的就很差。原因就是上面说的。政府通过一些行政手段,例如限定农产品价格,强迫收粮等手段,把农产品便宜的卖到了城市,城市生产的工业品昂贵的卖到了农村,这样保证城市人的一定生活水平。但是农村人就倒霉了。我估计七零后都能感受到农村的贫穷。

上面的玩法搞不下去了,农村以及大多数小城市越来越穷,如果再继续下去社会就崩溃了,于是就有了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就是引入外资,以及与外国人做贸易。把以前的计划经济改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有自由买卖的市场定价,还有一定的政府干预价格。

为啥改革开放能够让中国富起来?还是按照上面的卖苹果橘子的模型。现在市场变成了国际市场,人也不是中国的四亿人,而是更多的几十亿人。但假设橘子苹果的价格没变,还是一元一个。先是一部分人把苹果和橘子卖到了国外,一元一个。这时候虽然能卖出去,但是销量不理想。因为各国有税收,一元加上税收就贵了。于是中国搞了一个退税加补贴,钱由政府出。这时销量一下就上去了。为了赚更多钱,这部分人又便宜的在国内收购苹果和橘子,然后卖到国外。所以中国一部分人赚大钱,一部分人赚小钱,当然肯定还有一部分人不赚钱。

都赚钱了?不可能,按照我们的模型肯定有人要赔钱。我们可以把国际市场看成放大版的中国市场,一定是有大部分人赔钱,赔钱这部分人就是那些搞自由市场经济的国家。因为他们的政府没有补贴,没有退税,所以他们的苹果橘子价格就贵,卖出去的就少。

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政府补贴的钱从哪来的?主要是税收。全国人都在缴税,但是政府把钱补给了一小部分人。贫富差距增加了。

中国政府承诺的是,先富起来的带动未富起来的,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但是这样下去似乎也没有共同富裕。

先富起来怎么带动未富起来的,是手把手的教穷人怎么在国际上销售商品,怎么搞到政府补贴么?怎么可能,谁会那么傻把自己发财的路子告诉别人,让别人来跟你分一杯羹。这样的结果是富人的收入降低来补穷人,富人是不会干的,所以这条路行不通。

还有一种就是政府强制收富人的税补穷人。这种也不行,直接把富人都吓跑了。而且先富起来的就是那帮跟政府有关系,能够获得不对称信息的人,政府怎么会收割这些人呢。

最后的方法就是收割外国人。

按照我们的模型,如果按照中国补贴式的玩法,那中国应该是大赢家,但为什么现实生活中中国不是大赢家,而是欧美等发达国家是大赢家呢?

因为这些国家卖的是高端的工业品、奢侈品。这些高端商品欧美是世界第一,除了他们有,其他国家没有,想购买,就要按照他们定的价格交易。

在世界范围内财富呈现金字塔型分布,站在科技最顶端的欧美日韩,依靠其强大的技术优势,生产出高质量的工业产品和农业产品向世界其他国家销售,获得巨大的利润。

这一点跟我上面提到的没改革开放的中国靠政府手段把城市的工业品高价卖给农村是一个道理。只是欧美日韩是通过技术上的优势达到了这个目的,而中国是通过政府手段。

这时中国想要共同富裕怎么办呢?就是打破欧美的技术壁垒。怎么打破欧美的技术壁垒呢?主要就是盗版。我记得在95年刚买第一台电脑的时候,使用的都是盗版的软件。那时候中关村刚刚起步,满大街都是卖盗版盘的。这些非常廉价的盗版软件培养了中国第一波计算机人才。

这种盗版不仅仅是软件上的,还有工业品。把欧美的产品拿过来拆了,然后进行仿制。在生产,然后以远低于欧美产品的价格在国际上销售。

功能相同或相近的产品,再加上中国的各种补贴,低廉的价格把欧美企业赶出了一些国家的市场。中国尝到了甜头,于是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说白了就是依靠政府补贴等形式,采用低廉的价格,把欧美公司挤出国际市场。这点有点像滴滴打车补贴,先占领市场,搞垮欧美国家的公司,然后再以后的服务或者升级产品上抬高价格赚钱。

为什么欧美政府不这样的玩呢?因为中国和欧美国家的制度不同,法律不同,没法像中国这样进行大额的补贴。

中国对于企业补贴不仅仅限于出口退税,出口补贴。甚至还有企业员工住房补贴,给企业员工发放各种奖励,企业购买土地也是低于市场价销售,企业的用水用电直接免费,企业的税收直接减免。补贴力度还是很大的。这些是针对欧美的高端工业商品或者消费品。

中国高科技产品还是少数,绝大多数是低端的商品,例如衣服,拖鞋,自行车等等。这些商品怎么销售呢?要知道中国周围都是一些穷国,这些穷国很缺这样的生活必须品,所以一带一路产生了。一带一路战略不仅能够有利于中国出口,而且还有利于扩大中国在其他国家的影响力。一带一路其实是一种战略,其内涵我越琢磨越深,这里就不说了,回头写一篇专门研究一带一路的文章。

一带一路国家虽然相对较穷,但是这里面也有相对有钱的人,这些有点钱的人也需要中国这些质量还可以的产品。他们就把在自己国家赚的钱,用来购买中国的这些产品,于是中国就赚到钱了。他们是如何在自己国家赚钱的呢,最简单的就是出售资源,例如矿产,出租和出售土地给中国,或者贷款消费。根据一些报道,大量的中国人涌入一带一路国家,在这些国家倾销中国的过剩产品,导致一些国家的屌丝没有了生意做,苦不堪言,于是他们跑到街上抗议。

当然中国企业也会把一些不适合在中国开的企业,例如污染型企业,消耗资源型企业,开到那些国家去,毕竟这些国家人力成本很低。这也增加了这些国家的老百姓收入。但是其主要财富的获得者还是中国的企业家。

中国从高端到低端,通过政府的力量全力碾压欧美公司。这就是奥巴马所说的,如果中国人都跟美国人一样有钱,那美国将要陷入贫困。要知道中国人口是美国的四倍多,而人均(1.92万美元)收入不及美国(7.06万美元)的三分之一。如果中国的人均收入跟美国一样,那相当于世界财富要向中国转移12个美国的财富。那不仅仅是美国人穷了,世界上所有国家的人都穷了。要知道2021年,全世界的GDP总和是96.51兆美元,美国的GDP23.32兆美元。

在我看来,虽然市场提高了商品交换的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但是这里并没有产生财富,反而让社会财富向某些人聚集。而中国要做的共同富裕不是收割有钱人的财富来补贴穷人,而是向全球扩张,这样的结果其实不会让中国人共同富裕,只能说是整体比以前富裕。但是其结果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穷了。

其实生活的改善并不能等同于富裕。富裕是说拥有的财富多了,而生活的改善是指同样价格买到的商品比以前好了。富裕是指银行存款,如果一个家庭,生活还可以,但是去了日常必需花销外,已经没有剩余的钱了,已经不能通过节俭来存更多的钱了,这不叫富裕,这叫贫穷。

所以生产力的发展只是让社会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但是不会让社会更富裕。社会的财富是消费了多少,而不是生产了多少。在社会消费量不变的前提下,富裕只是一部分人掠夺另一部分人的劳动成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