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 · 21 2 月, 2023 0

什么样的爱好被家长认可

我记得小时候,我同学之中有会弹钢琴的,会画画的,会唱歌的,这些可能是他们的爱好,这些爱好不但家长喜欢,老师也喜欢,很多同学也羡慕。而我喜欢收集烟纸,火花,邮票,但我这些爱好得不到家长的认可,甚至老师也经常给家长告状,说我不务正业。

我父母经常威胁我要把我收集的那些火花,烟纸都扔了,烧了。我当时就搞不懂,都是把时间花费到了学习主课之外的事情上,凭啥学习钢琴,画画,唱歌就是高尚的、值得称赞的爱好,而收集烟纸,火花和集邮就是浪费时间,影响学习的“不务正业”?

长大了,我也成为了家长。我看到其他小孩子会弹琴,唱歌,真是挺羡慕的。仔细想想,感觉做父母有时候真可恨!

我凭啥羡慕别人的孩子会弹琴唱歌,然后就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弹琴,唱歌。我的价值取向是不是被大众带歪了。既然是爱好,就应该是小孩子自己选择在课余时间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并且从中带来愉悦感。我凭什么把自己的愉悦建立在孩子的痛苦之上?

我想到了自己小时遭遇到的不公正待遇。那时候中国刚刚改革开放,有钱的同学喜欢哪张烟纸,直接买烟,把烟扔了,留下烟纸。国外进口的香烟,烟纸印刷精美,但是价格昂贵,一般人抽不起,所以这种烟纸也特别稀缺。我为了寻找稀缺的烟纸,真的是翻遍了几条街的垃圾箱。当收集到那种极其稀缺的烟纸后,心里那种快乐不比通过钢琴八级考试差。

今天,大多数家庭条件要比我小时侯好,给孩子提供的兴趣爱好已经不局限于钢琴,画画,唱歌,围棋等传统爱好,像马术,高尔夫球,棒球等爱好也被普通家庭所接受。虽然爱好多了,但是这些爱好都是要通过枯燥的学习后才能获得一丁点的乐趣,有种付出和收获不成比例的感觉。而在某些人眼里学习这些爱好有更多的功利的考虑。

我姑娘现在已经十一岁了,她现在爱好是收集各种贴纸和盲盒,甚至当我问她喜欢去哪旅游的时候她说她想去日本,因为听说日本的文具店有非常多的漂亮的贴纸。我感觉这爱好也不错,至少比天天翻垃圾桶卫生。

爱好本应该就是无论过程还是结果都让人愉悦的,例如珠宝鉴赏,名表鉴赏,旅行家,或者美食家。为什么我们不去给小孩子展示这些更容易让人愉悦的爱好呢?因为我们还不够富裕。不过幸好我姑娘对那种绿玻璃一样的翡翠没有兴趣,否则我只能不好意思的告诉她咱家还很穷!